在家教育重度多障生 職能訓練策略(99年11月26日)

 

  ●教養策略
文/陳進茂
    多重障礙是指學童在身心發展上,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障礙合併出現。重度多障的學童有許多不同障礙的狀況,需要教育與復健同時進行,但他們的障礙複雜度與嚴重度,常需仰賴不同種類的輔具與多元化的服務措施,才能滿足特殊的需求。

  多重障礙學童約略可分為四種不同類型:一、以腦性麻痺為主;二、以聽覺障礙為主;三、以視覺障礙為主;四、以智能不足為主。不同類型的多障學童,障礙程度差異性高,一般而言,單一種障礙已阻礙學童的身心發展,如果再涵括不同類型的障礙,除了所產生的障礙限制越多外,學習環境不利的因素,也將涵蓋更多層次。

  過去,重度或極重度多重障礙的學童一般都在有醫療設施的養護機構,近年來在回歸主流的號召下,重度以上多障的學童都安置於特殊學校或提供在家教育的服務。目前各特殊學校都具有完備的輔具設施與復健專業人員,安置於特殊學校的重度多障學童,往往能享有較多的教育與服務。

  有些縣市沒有設立特殊學校,重度多障學童幾乎都安置於在家教育型態,雖然有特教老師定期居家輔導訪視,但在質與量上確實無法與特殊學校的教育輔導齊驅。這類學童不僅在障礙類別有多重性,而且每個學童的獨特需求性高,差異性也大,不易使用單一策略因應,應該配合所收集的學童資料、具特殊需求性和獨特性的特質,嘗試做完整個別化的歸納,提供學童適當的教育與復健方案。

  以筆者實際經驗分析,在家教育的多障學童人數不多,其中以腦性麻痺、肌萎縮症以及嚴重頭部外傷等最常見,這類學童又以腦性麻痺中四肢痙攣型為多數,大多全天臥床。這些學童不論在生理、心理、智能和感官等,都顯現出多方面嚴重的缺陷。

  在家教育的職能訓練,可參考以下幾種方式與策略:

  適當的能力評估:教師須廣泛收集學童以往教育與醫療的相關資料為參考,了解學童病情是否為穩定型或漸進型,生理功能是穩定或逐漸退化,並與其過去的教育安置及紀錄做統整。

  其次,針對學童粗大動作(例如是否可以翻身、爬行)、精細動作(例如可否手握拳、張開、比數字、拿積木等)、協調與平衡(可否單獨坐或站,或自行走路),甚至是情緒與行為關係(例如與家人或教師的互動)等做評估;學童的學習動機與能力也是評量重點。

  教導家長正確的擺位與復健動作:如果學童為長期臥床,應教導家屬有正確擺位的觀念(讓學童身體儘量以伸展為主),避免攣縮僵硬,並經常協助學童翻身,避免造成褥瘡。同時也需教導家長持續為學童做復健運動,活動四肢關節。

  配合教育輔導方案:治療人員須與在家教育的巡迴輔導老師配合,相互了解服務的目標與過程,共同擬定適當的教育與復健計畫,同時告知學童家長如何執行。

  鼓勵家庭成員介入復健計畫:家庭成員可以投入重度多障學童的教育與復健計畫,並且鼓勵學童提高參與動機。例如家長可以協助學童的復健運動,或是完成巡迴教師所規定的教學方案。

  評估科技輔具的可行性:針對重度多障學童的特殊需求,選用適合的科技輔具。副木可以預防肢體攣縮;洗澡椅可以同時完成洗澡與洗頭;肌萎縮症的學童可用電腦輔具訓練與學習。

  團隊定期討論服務品質:服務在家教育的治療師,應定時於學期初與學期末,與團隊專業人員做討論,以提供最佳的服務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瑞園小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